龚学余,男,汉族,1962年10月生,湖南桃江人,博士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曾任南华大学副校长,九三学社衡阳市委主任委员。
中国核学会理事,中国计算物理学会理事,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,湖南省“核科学与技术”学科带头人,湖南省首批“121”人才,是南华大学“核能科学与工程”、“核技术及应用”等硕士点、“核科学与技术”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方向带头人,南华大学“船山人才工程”人选,湖南省核学会副理事长,湖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。
主要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、核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,国家“863”项目、“973”子项3项,国际热核实验堆(简称ITER)国内专项子项5项,环保部项目、教育部博导联合基金、湖南省自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;参与国家攻关项目、核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等多项。2000年应邀到德国低温等离子体研究所做访问学者,在德国期间参加了两个研究项目,并首次在国际上利用NH2的∑振动带的P分支中一条波长为599.5nm的101-211线,采用激光诱导的共振荧光方法测量氨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基NH2。先后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,省教学成果三等奖,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等各类奖项。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,其中被SCI和EI等收录近百篇。培养硕士生50余人,博士生10余人,博士后2人。